伊斯蘭之光
  目前位置:首頁>>嚙踝蕭痚妧A>>|JI
頑強不屈的車臣穆斯林
2004.11.30  11:19:48 AM      閱讀4785次
 (Islamicity net﹐伊光編譯)
    從前蘇聯時期﹐官方和御用文人把北高加索地區的不安定歸咎為“民族問題”﹐而西伯利亞那麼大的幅原、民族多到上百﹐但沒有像北高加索那麼不安分﹐因為蘇聯不願承認北高加索自古是穆斯林的地域﹐被北方俄羅斯東正教信徒十字軍征服和武力霸佔﹐所以不服氣﹐動亂不止﹐戰爭不斷。 北高加索包含許多民族﹐都是穆斯林﹐統一信仰和文化來自伊斯蘭﹐但在蘇聯時期遭到毀滅性的侮辱和打擊﹐那裡的人民從來沒有屈服﹐如今團結的凝聚力仍然是伊斯蘭精神。


  蘇聯解體之後﹐北高加索穆斯林以為有希望獲得名符其實的獨立自主﹐新政府慾望展現沙皇帝國的雄風﹐用前蘇聯遺留的超級大國武力出擊敢於反抗的車臣民兵﹐一律格殺無論。 蘇聯政府在那裡實行了幾十年的斯大林主義﹐徹底抹殺伊斯蘭信仰和文化﹐但伊瑪尼深深埋在穆斯林的心中沒有消失﹐在蘇聯沒落途窮的八十年代﹐那裡的穆斯林就主動開展伊斯蘭復興運動﹐傳授伊斯蘭經典和建造清真寺。 在蘇聯滅亡前夕﹐從車臣和達吉斯坦出走到麥加朝覲的哈吉在蘇聯全國人數最多。 俄羅斯聯邦牽制那裡的穆斯林“共和國”保留在聯邦之內﹐因為那裡的豐富石油和天然氣蘊藏量佔全國第一。 對表現不服從的車臣穆斯林﹐實行大規模殺傷性種族絕滅﹐看見男人都殺死﹐連男孩也不放過﹐要消滅那裡人民的戰鬥力。 所有的穆斯林共和國都反抗俄羅斯人的種族統治﹐都不同程度地爭取獨立﹐但俄羅斯軍隊拿車臣當作罪犯的樣板﹐殺得最狠。


  車臣本來是依附於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獨立穆斯林小王國﹐十八世界中期﹐俄羅斯沙皇帝國乘土耳其國勢削弱的時機﹐向高加索地區大量用兵﹐奪取那裡的土地和人民﹐成為俄羅斯最近的殖民地。 車臣人民從沙皇軍隊入侵的第一天起﹐從來沒有停止過反抗﹐爭取獨立的鬥爭﹐1785年和1791年曾經進行過兩次幾乎成功的獨立起義。 起義領袖是一位伊瑪目謝赫滿蘇爾•烏斯胡瑪。 他高舉復興伊斯蘭的義旗﹐號召北高加索地區的穆斯林民族都參加反抗俄羅斯人的統治﹐起義軍遭到俄羅斯軍隊大屠殺﹐最後一次起義在1791年失敗﹐伊瑪目滿蘇爾被捕﹐1794年死在俄羅斯的監獄中。沙皇政府派遣到北高加索的總督是艾里克斯•耶門洛夫將軍﹐他的司令部設在格魯吉亞﹐統管整個北高加索。 他在1818年給沙皇的奏折中說﹕“如果還有一個車臣人活著﹐這裡就不可能有安定﹐因為車臣人所表現的反抗精神和渴望獲得自由的強烈願望﹐在整個沙皇帝國版圖中超過任何臣服的民眾。” 那個時候﹐車臣已經是戰後非常荒涼的地方﹐幾十萬壯年的男子被屠殺﹐有一百萬人逃離家鄉﹐流落到土耳其和中東國家。 車臣在十九世紀初﹐田園荒蕪﹐人煙稀少﹐只有零散居住的山村。 耶門洛夫將軍對殘存的車臣人民不斷掃蕩和鎮壓﹐逼迫當地人民多次起義和反抗﹐在1817至1864的四十多年間﹐他指揮的高加索“剿匪”戰爭﹐主要是消滅車臣人的抗戰勢力。 當時領導車臣人民堅持反抗的英雄有三位﹕卡芝•姆拉、加扎特•貝克和沙密爾。 沙密爾是一位身強力壯的騎士英雄﹐而且精通阿拉伯文和伊斯蘭教義﹐他領導過幾次勝利的戰役﹐也為車臣穆斯林制定過一部完整的伊斯蘭法律。


  沙皇俄國調集了五十萬精銳大軍﹐由巴利爾廷斯基親王御駕親征﹐在達吉斯坦山谷中與沙密爾領導的五百名穆斯林勇士展開一次大決戰。 沙密爾的一名戰將白桑格領導了一百名勇士衝出了包圍圈﹐繼續戰鬥一直到最後三十人。 在那場戰爭中﹐俄羅斯出價高昂收買服從沙皇的車臣人﹐沒有一個人投降﹐向沙皇稱臣﹐被抓獲的俘虜全部遭到屠殺。 車臣人堅持了半個世紀的對抗﹐希望獲得自由﹐最後被戰敗了﹐但是沒有人表示屈服。車臣人民在1877年又舉行過一次沒有獲得成功的起義﹐抗戰二年﹐死傷數萬人﹐失敗後的軍民數千被殺頭﹐數千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凍土地帶大荒原。 六十年後﹐公元1940到1942年﹐斯大林聽說車臣人民想趁希特勒戰爭的機會蠢蠢欲動﹐要求獨立﹐立即派遣蘇聯空軍把車臣山城大部份炸平。 1944年2月﹐蘇共中央通過決議﹐把北高加索的兩個穆斯林共和國車臣和印古什人民實行“民族大遷移”﹐全部移民分散流放到西伯利亞和荒涼的哈薩克斯坦大草原。 那次行動驅趕了六十一萬平民﹐死在途中的老弱病殘超過其中的一半。 移民隊伍身後留下了七百名年邁和病重的車臣人﹐步行困難﹐俄羅斯軍隊把他們趕進了山中的一座古城堡﹐放了一把火﹐把他們活活燒死。


  頑強不屈的車臣穆斯林﹐活著的人又等待了五十年﹐再次舉行武裝起義﹐這是因為1994年10月俄羅斯總統葉立欽命令俄羅斯武裝部隊要把北高加索的動亂分子一律肅清﹐大軍入侵車臣地區。 車臣人民又一次被迫抵抗﹐這次領導他們的人都是蘇聯紅軍中受過共產黨訓練的高級軍官﹐他們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立過功勛﹐都有戰鬥經驗。 他們領導的武裝鬥爭﹐與俄羅斯軍隊週旋了二年﹐俄羅斯軍隊疲憊不堪﹐士氣低落﹐迫使葉立欽同意簽署和平協議。 協議的條件答應車臣人民五年後舉行全民公決選舉﹐但是﹐五年期限沒滿﹐新上任的總統普京決心不讓車臣人民看到民主﹐借口莫斯科郊外居民樓發生爆炸﹐懷疑是車臣穆斯林的恐怖行為﹐因此在1999年﹐莫斯科調集了幾十萬現代武裝的大軍﹐對車臣再次展開圍剿﹐被慘遭殺害的車臣人民超過了十八萬﹐佔人口的17%﹐還有更多的婦女和兒童無家可歸。 這場車臣戰爭延續到今天﹐仍舊沒有人表示屈服。 車臣人民進行的是一場反抗大國殖民主義戰爭﹐他們要求俄羅斯歸還他們的自由和獨立﹐保持伊斯蘭信仰的尊嚴﹐他們進行了二百多年的可歌可泣鬥爭。
 

   
將本新聞發給好友


伊斯蘭之光工作室(islam.org.hk) 版權所有©